肉燥對於不愛大口吃肉的我而言,
是肉類攝取的一大好選項
大約每隔兩週,趁著假日,我都會去熟悉的菜場肉販那裡,
買上1至2斤的豬後腿絞肉。
因為本身不愛吃肉的關係,對肉類完全不熟悉,
偶然發現我所買的肉,和別人買的相同斤兩的肉,相比之下,
我買的價格竟高了些!
後來才知道這家肉販賣的是溫體黑毛豬肉,
價格當然比較高。
由此可知,我對豬肉完全沒有概念!
不過,越多料理,知識會得到越多喔!
我做的肉燥大部份是用來與其他食材做搭配料理,一方面是因為我不愛大口吃肉,
另一方面,肉燥完成後可以分包冷凍,臨時要做菜或下麵時,都可以拿來變化,
使得菜色豐富多變,很方便呢!
食材:豬後腿絞肉2斤,,蝦米1/3碗,中型乾香菇約6朵,豆干2塊,大蒜3瓣切末,
蔥3根切成蔥花,老薑片切成末,蔭豉2匙(也可用豆瓣醬2匙)
醃肉料:醬油3匙,糖2匙,太白粉1匙,胡椒粉,酒2匙,香油1匙
調味料:鹽,勾芡汁半碗,油1匙,冷開水2碗
食材處理:
1. 蝦米與香菇用清水洗淨後,先放入碗中用熱水泡軟,蝦米去殼與內部腸泥,切丁,香菇去蒂頭,切丁,
泡過蝦米香菇的水不要倒掉
2. 蔭豉用清水稍微洗一下,放入碗中泡熱水,靜置約10min,泡過的水不要倒掉
3. 將絞肉用醃肉料攪拌均勻
開始做囉
1. 用小火加一匙油,紅蔥頭約6瓣切碎,倒入鍋中拌炒至金黃色
2. 蒜末、薑末與蝦米倒入鍋中爆香
3. 蔭豉+泡過蔭豉的水、豆干丁、香菇丁、蔥花倒入、蓋上鍋蓋用小火燜
4. 待水滾開鍋蓋,將醃好的絞肉倒入攤平,
此時先不急著翻面,待煎到肉有一點點微焦,拌隨著肉香散發出來後,再翻面
5. 兩面的肉都煎過後,將泡過香菇與蝦米的水倒入,再加入冷開水,蓋上鍋蓋用小火燜,
中途可以打開鍋蓋翻一下,讓所有的絞肉味道與色澤可以均勻
6. 20分鐘後,待水份收得差不多了,將太白粉水倒入芶芡,翻炒幾下後,便可盛出囉
7.放涼後,可以用小塑膠袋,依照一次要料理的份量,將肉燥攤平冷凍起來,(見下圖)
這樣可以讓解凍的時間縮短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