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1060473  

 

家家都有自己的味道。

不知道您家餐桌上的料理,是哪種地方的口味呢?

 

我來自江浙口味的家庭,自小吃過的江浙名菜不計其數,

由於爸媽的手藝很好,對兒女疼愛有加,不太讓我掌廚;

結婚前,我和廚房的關係,只是建立在洗碗、上菜、切水果這些小事兒上,

偶爾家中有客人來訪,才輪得到我在廚房當跟班兒。

 

爸媽讓我們兒女都養成在家吃飯的習慣,

所以我的兄長雖已成家,每天即使加班至8點以後才能下班,

他仍堅持回家吃飯,不當老外。

  

結婚後,由於婆婆及老公的疼愛,我進廚房的頻率比以前更少,

但由於對於早就已知的外食問題,如:衛生、健康…等,

其實我都一直很掛心,所以直到這兩年,在幾經思量之下,

我默默開始了下廚的日子。

 

我把下廚當做是生活的品味與樂趣,也當做一種抒壓的管道,

在下廚時,我的大腦裡常有許多溫馨的美味連結,例如:

 

…在我買菜時,我會想起童年時某個天剛亮的清晨,

爸爸帶我搭計程車到果菜市場,一進市場,

爸爸馬上變得眼神銳利起來,他穿梭在擁擠的人群裡,

踩著不急不徐的步伐,操著熟練的買菜術語,

與熟稔的菜販抬槓、論斤減兩;

 

 …在洗菜時,我會想起媽媽說過

菜葉要用流動的水多洗幾遍;

也會想起爸爸曾教過我:

大骨川燙、魚鮮類處理與冷藏。

 

…在我備菜時,我會想起爸媽會在家人用餐前幾小時,

先仔細俐落的將食材一一處理完畢,備妥菜後,

再一一用小型的調理盤裝盛堆疊著;

他們會一邊先將需要長時間燉滷的材料下鍋燉煮,一邊閉目養神。

等到家人們快到家時,他們就會開始下廚,

讓家人們享用熱騰騰的幸福晚餐。

 

現在,當我備完一盤盤菜色,筋骨僵硬的時候,

我總會想起媽媽常常在廚房皺著眉嚷嚷著:

「唉唷!這廚房裡應該要放一張高腳椅,坐著切菜才不會累」,

說完後,她用手敲著自己的肩膀和肌肉的表情。

但,沒有高腳椅,她還是一餐又一餐的做著她的愛心料理。

 

 

我把做菜當做是全心投入的作品,做完菜,就會有完成作品的愉悅。

因此,下廚不會是一種既孤單又無聊的家事。

自己下廚,不但自己口味可以自己決定,當家人吃下每一口健康時,

也同時代表我的用心被接納,看著他們變健康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
 

爸媽這麼做,我也如是學。

 

雖然我對料理只學過一些皮毛,但當我親自下廚時,從採買、

處理食材、料理到洗碗,在這些過程中間,我發現一件很妙的事,

就是這中間都有著與我娘家爸媽相似手法的影子。

看來,所謂遺傳,似乎不單單只是細胞、血液、染色體這些遺傳學名而已,

耳濡目染帶來的影響,也很可觀呢!

 

前陣子,我在記憶中摸索起想念的口味,於是列了一張表,

其中,烤麩、油燜筍、蔥烤鯽魚、蔥油芋艿、蘿蔔鯽魚湯、

鯗烤肉…等等佳餚都羅列在內,

另外,還有一道看似平凡的素菜~黃豆芽油豆腐。

 

黃豆芽油豆腐~是爸爸做的家常料理,曾經也上過鄉香小館的菜單。

前陣子我問媽媽怎麼做,她說,油豆腐要先用鹼水泡軟。

聽到鹼水就很擔心,因為我不但不懂鹼水怎麼調,自己也完全沒做過,

萬一不小心中毒,怎麼辦?我可不想成為驚世媳婦的頭條新聞!

 

但是我十分想吃這道菜,所以就拿日式三角油豆腐來代替。

結果,憑著印象調出來的味道,竟還有些相似呢,像不像三分樣,

只是,油豆腐不一樣!

 

食材:黃豆芽約2把,油豆腐8個(中空三角豆腐),青蔥段4根

 油豆腐先用水把表面的油及雜質清洗,黃豆芽清洗後將根去掉

調味料:橄欖油2湯匙、2小匙、醬油3匙、糖1匙、冷開水約1碗

 

步驟:

1.中火熱鍋後,倒入2匙油,將蔥段及黃豆芽放入清炒

2.再加入油豆腐,沿鍋邊倒入醬油翻炒後,倒入冷開水,蓋上鍋蓋稍燜。

3.水滾後加入糖,試試看口味,斟酌增加鹽或糖調味,將食材翻一下,

至收汁即可。

 

這道菜價廉物美,其中油豆腐吸收了豆芽本身的香味,以及湯汁裡的甜味,

所以不僅開胃也下飯,我十分鍾愛這道菜喔!

P1060471

 

至於想念的菜單裡的幾10種菜色,我會在精神比較好、時間比較多的狀況之下,

慢慢蘊釀出來,畢竟好菜需要好火候,急不得囉!

arrow
arrow

    612凱皙小品家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